解释:饭不要吃得太饱,衣不要穿得太好,话不要说得太满;做事要清楚透彻,要言行一致,要耐得住性子。
51、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
解释:天要使一个人遭祸,必先给他一点小小的好处使他轻信;天要使一个人受福,必先给他一点小小的祸患使他有所警惕。
52、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解释:刻苦读书,即使功名未就,但使人品高雅,气度不凡;道德高尚,但不希图报答,时时恬然自安,饱食酣眠。
53、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解释:对舒缓的事情,要急速解决,因为思想敏锐,往往获得成功;对急迫的事情,应沉稳处理,因为急躁忙乱,常常漏洞百出。
54、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解释:评论人物,应该充分肯定他的长处,宽容地谅解他的短处;办理事务,应该首先弄清它的害处,然后再衡量它的利处。
55、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解释:执行法令,像山脉那样毫不动摇;保持节操,像美玉那样洁白无瑕;爱护百姓,像对亲生儿子般尽心;铲除奸贼,像对仇敌那样不手软。
56、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解释:书案上不能放太多的书,但心中的书不能太少。鱼儿若离开了水,鱼鳞就会干枯。心中若离开了书本,那么精神就无所寄托了。
57、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解释:做成一件事要有缘分,抓住机遇,准确把握其轻重缓急,会使其尽善尽美;如果时运不济,抓不住机会,那么每做一事,均不得成功。
58、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解释:做人要有器量,遇事能拿得起;做一件事时,知道变通,该放手时就放手;做事要有计划;做事就要力图做得完美;要看得透彻,麻烦事想撇即撇得开。
59、情欲不可使有余,故其取数也宜少:曰谨言,曰慎行,曰约己,曰清心,曰节饮食,寡嗜欲。
解释:但人的情感欲望不能太多,所以应当减少些,包括:管束自己说话谨慎,行为举止要检点,约束自己,清心寡欲,节制饮食,减少欲念与嗜好。
60、读经传则根底厚,看史鉴则议论伟。观云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解释:诵读经传学问,能为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看史籍,鉴古今,能使人论事宏伟有气度。游山川,观壮景,能使人壮志凌云、眼界宽阔。戒嗜好,弃私欲,就会使人光明磊落、一尘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