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01、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10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03、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104、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105、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06、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107、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108、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09、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110、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111、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112、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113、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114、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
115、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11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117、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118、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1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20、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
121、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VV尔!
122、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123、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124、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125、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126、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127、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128、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29、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30、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131、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132、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133、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134、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135、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13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37、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138、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139、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140、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141、故居上不骄,居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14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43、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144、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145、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14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是故君子必诚其意。
147、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148、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49、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150、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151、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152、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153、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154、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155、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万物载焉。
156、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之三窍。
157、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158、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159、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160、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殁而遂失其传焉。
161、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162、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163、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16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165、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166、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167、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168、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69、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170、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171、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172、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