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龄3年以下青年教师的培训内容
1、巩固专业思想,加强师德修养,进一步树立敬业爱岗的精神。
2、掌握所任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独立处理教学内容。
3、在教学中能钻研思考,带着问题开展学科教研活动。
4、能掌握现代教育技能,运用媒体进行教学。
5、初步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生动活泼地开展班队活动。
6、每位教师不但能成为合格教师,并力争朝骨干教师方向努力。
(四)教龄3――10年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内容
1、教育理论
(1)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知识
(3)现代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新情景的教学策略等教学理论
(4)教育科研理论
2、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
(1)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及学科新课程标准
(2)相关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
(3)相关学科文化知识的拓宽与加深
(4)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教学实践、教学教研
3、教育科学研究
(1)学科教育科研方法
(2)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3)学科教改课题与实践
4、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1)基础现代化技术培训
(2)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技能培训
(3)普通话测试达相应标准的合格或优秀。
三、措施
(一)对见习期教师的培训
1、制订见习期带教协议书,由所在学校或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培训管理中心指定有关教师带教,有关活动记载由学校考评,最后上交教育培训管理中心。
2、由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培训管理中心记录区级培训活动的出勤情况,由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研究中心对新教师进行学科培训并制定学科计划。教育培训管理中心认真填写《闸北区新教师培训班学科活动计划表》、《闸北区新教师活动点名表》。
3、参加市、区培训活动的记录,由新教师在每次活动后自己填写。
(二)对3年以年成长期青年教师的培训
教龄3年以下的青年教师以“任务驱动”压担子的方法进行项目培训。
1、专业思想巩固、教育理念先进,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
2、掌握所教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常规,在校内及以上作1―2次讲座。
3、初步掌握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媒体的基本技能,能制作多媒体课件。
4、善于思考、能带着问题进行学科教研活动,完成1―2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任务。
(三)3――10年成熟期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
培训以区级综合性培训、学科组班和导师带教个别指导等形式进行,分学科班和综合班(幼儿园以及部分中小学科为综合班),以各学科为班别,由教研员担任辅导员,相关导师组成相应的导师团。时间安排上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培训过程中将有机结合区一级的重大教研活动、闸北区系列评比活动以及区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由于优秀教师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起关键性影响的因素包括:重要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学专家在现场观摩教学中的示范与分析、结合实际与个人经验的理论阐述、有针对性的理论阅读、一般教育领域内的学术探讨与交流、教学个案的分析、教育科研课题的全过程参与等,因此,骨干教师的培训宜采用集中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导师指导与小组研讨相结合、专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和公开示范与论文(案例)撰写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来说对于教育理论的`培训,要采用专题讲座、自学反省、研讨交流、自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做读书笔记、写心得等策略。
对于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培训,要采用专题讲座、导师指导、实践观摩、分学科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说课、上课、评课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有序完成教案、教学论文的撰写等方法。
对教育科学研究培训,要采用专题讲座、课题研究与实践、2年内设计并完成1项校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任务等方法。
对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培训,要采用专题讲座、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学科的应用、整合、观摩与实践活动等方法。
英语强化培训要采用组班培训,参加市级水平测试考试等方法。
四、管理
(一)见习期教师的培训管理
1、制订带教协议书,由所在我园指定有关教师带教,有关活动由幼儿园考评,最后存入档案。
2、在新教师见习期满时,由所在幼儿园、教育局共同进行考核,认定其合格与否。
(二)3――10年成长期教师的培训管理
通过培训,使3――10年成长期教师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能不断运用“反思性教学”积累教育教学经验,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并使其中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成长为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1)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2)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市级或省级骨干。
(3)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专长。
此外,在培训过程中,因各课程的培训性质有所不同,在时间上将采取较为灵活的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的实施过程将由我园以及带帮老师协商在综合分析的情况下作出合理的安排。
(四)保障
1、培训组织
建立教师进修学院与基层幼儿园二级管理网络,发挥双方优势,共同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2、培训考核
每期培训结束,应由青年教师所在幼儿园、带教导师、教师研修班班主任负责,结合青年教师的自我评价,对其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等分别进行考核。
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方案五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纲要为指导,以提高青年教师素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专业型教师为目的,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透过强化培训、检查和指导,使他们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成为新一轮课改的主力军。
二、培养对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三、培养目标:师德修养高,业务水平高,创新潜力强,具备必须教育科研潜力,用心投身课堂教学改革、课程结构改革的学习型、开拓型教师。
四、培养资料:学习意识、师德修养、文化素养、教育教学潜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潜力、教育科研的潜力。
五、培养策略及具体安排:
1、注重师德建设,倡导诚信教育。
师德师风建设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坚持学习,认真贯彻《公民基本道德纲要》和《师德规范》,立足学校实际,努力成为“对教育忠诚,对工作热忱,对家长真诚,诚心诚意服务每位学生。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育人,真真实实提高,打造学校优良教育形象”的排头兵,成为对家长、对社会实现“诚信教育,礼貌育人”承诺的带头人。比工作,比奉献,求发展,尽早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2、突出阶段性培养重点,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青年教师从中师、专(本)科毕业到发展成为一名骨干或优秀教师,大体经过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个重点:
(1)入门期(教龄0―3年)是基础性培养阶段。培养工作从“应知应会”着手,使青年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和教学技能。
(2)成才期(教龄4―5年)是成就性培养阶段。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在成熟的基础上向获得成就方向发展,在这个阶段能够培养更多的教学能手或教坛新秀。
(3)发展期(教龄6―8年)是发展性培养阶段。按照每个青年教师个性发展的趋势,进行分类培养。具体分成四种类型:一是培养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扎实的教育理论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学术型教师,使这部分青年教师向学科带头人、名师方向发展;二是培养有正确的办学思想、科学的管理方法、渊博知识的学者型管理人才;三是培养有超前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理论、很强的科研潜力的研究型教师;四是培养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高层次自我发展的其他优秀教师群体成员。
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潜力发展状况,找准目标,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