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整理幼儿园园所公开课教研活动方案(5篇)

2023年5月29日06:45:39汇总整理幼儿园园所公开课教研活动方案(5篇)已关闭评论 4
摘要

  一、说教材:  歌曲《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是一首旋律轻松欢快、富有情趣的动感教材。幼儿对牙齿是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联系起来,易于幼儿观察模仿,非常适合中班幼儿学习。律动中把小牙刷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俏皮、可爱的形象,将牙的外形特征,如:“牙齿啊爱干净上刷刷下刷刷。歌词内容简短易于理解,对于中班幼儿在动作的控制上有一定的挑战性

播放自制电影短片《美丽的大草原》,童声加草原风光图片,使幼儿初步领略草原风光特色。

师:看完短片之后,小朋友们有什么想对老师说的?

生:大草原很美!到草原很漂亮!

师:既然大草原那么美,那老师今天教大家一首写草原风光的诗歌,好不好?

生:好!

2、借助熟悉的字,初读诗句。

师:听老师读诗歌,小朋友们一边听一边找找你认识的字。

学生陆续找出了:山、下、天、四、风等字,教师拿出红粉笔将这些字描红,并让学生齐读。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认识这么多字,再跟老师一起读这首古诗,好么?

生:好!

教师带读一遍后,正音再带读一遍。

3、理解诗句大意,再读诗歌。

师:小朋友们读的很认真,老师奖励你们,再带你们去大草原上玩一玩。

播放演示文稿。

观察图一。

师:这就是敕勒川,小朋友们瞧瞧,敕勒川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生:天很蓝!草很绿!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对,敕勒川就是一个有着蓝天、白云、绿草的大平原。

观察图二。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图上画有什么?

生:大山!

师:嗯,这座大山就是阴山,我们再看看阴山脚下有什么?

生:树!草!

师:阴山下就是茫茫大草原了。

观察图三、图四。

图三是蒙古包,图四是蒙古包形状的蓝天,让学生对比着感受天似穹庐。

师:小朋友们认识这些白色的东西吗?老师告诉你们这个就是蒙古包,草原上的人们住的房子,小朋友们看看这些房子的屋顶是什么形状?

生:三角形!椭圆形!

师:小朋友们再看看旁边这幅图,蓝天的形状!蓝天呀,就像蒙古包的屋顶,跟老师念,天似穹庐。

出示图五。

师:我们再来看看大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地,一眼望不到边。

观察图六、图七。

师:一阵风吹来,草儿像波浪起伏的大海,草儿低下去,我们看到了什么?

生:牛,羊!好多的牛羊!

师:草原风景美吗?那小朋友们把这些图片装在脑海中,和老师一起把诗歌再读一遍吧。

4、朗读想象,体会意境。

播放flash,学生观看,听录音,小声跟读。

茫茫的大草原上,蓝天像蒙古包屋顶一样笼盖着大地,风正在吹着,随着起伏的草地,我们看到了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吃草。

5、划分节奏后,有感情地读。

听教师读,找出停顿的地方,再读诗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6、跟碟子里的`小朋友一起唱读后,赛读。

师:有些小朋友们也很喜欢这首诗歌,她们也在读呢,我们一起去听听。

听一遍后。

师:这些小朋友读的好吗?

生:好!

师:那我们来和她们比赛,老师听听是你们读的好,还是她们读的好。

读一遍后,一起赛读。

师生对读。指明读。分组读。

7、全班齐读,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这首古诗在初中是必修课,在小学是选修课,拿到学前年级来教学,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我到处搜寻教学资源,可惜网上能找到的寥寥无几,我就自己动手做课件,到处寻找草原风光的图片和歌曲,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一首小女孩唱的《美丽的草原》和一些草原图片,我就将它们下载下来做成电影动画,还做了一个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的演示文稿,以及烘托诗歌意境的flash,另外找到了一个童声齐诵的《敕勒歌》,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首诗歌。对于这堂课,我也斟酌了很久,原想以一个历史小故事导入的,固然故事会比较吸引大家,但是对于学生而言,稚嫩的童声,美丽的图画会比教师的语言更有吸引力,所以最后我就以一个影视短片导入。中间本来设计了一个给诗歌配上动作读,经过与同事们之间的讨论,觉得做动作不太符合这首诗的意境,我就省掉了这一教学环节。这堂课我主要以各种形式的读去达到教学目的,重点放在读上,通过多媒体教学去突破难点,让学生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我感觉整堂课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读的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这首诗,不足的是没有积极地去展现自己。